鸿鳗鱼

人 道 意义

© 鸿鳗鱼
Powered by LOFTER

[原摄] 望城铜官:穿越盛唐回望千年窑火(22P)

lyt12395@163.com:

syh61806600@126:



路人@行者:




  这几年,因为长湘高速公路纳入交通运输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示范工程,跑工地的次数也就多起来了,每次走过洪家洲湘江大桥路人总是看见铜官镇至石诸湖沿湘江东岸那十里河滨的长沙铜官窑遗址,总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群玉那“古岸陶为器 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 烟浊洞庭云”描绘的傍山建窑、柴火烧瓷的壮观场面。到访过“繁华旧梦依稀 街巷格局依旧”的靖港、浏览过“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的乔口,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到铜官走一走,直到今年五一假期才得以在铜官古镇穿越盛唐回望千年窑火......





  铜官是一个古镇,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铜官一带就有陶器生产。《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在岳州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铜官窑”(又名“长沙窑”)为唐朝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其对釉下彩绘发展直接为唐以后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千年古镇,铜官镇有明清时期建筑30余栋,保存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0%。古遗址随处可见,有吴楚桥、泗州寺、云母寺、守风亭、东山寺、王爷庙、庆云宫等众多遗址。





  关于“铜官”之名的由来:据传三国时期,铜官为吴国和蜀国的分界处,相传吴将程普与蜀将关羽约定互不侵犯,共铸铜棺,故名“铜棺”,由于铜棺不雅,今人改称“铜官”。两千多年来,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钟情于铜官,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唐代的杜甫、李群玉、僧护国,明代的詹士懿、王夫之,清代的易宗瀛、唐仲冕、贺熙龄、吴敏树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出蜀,逆湘水、去耒阳,阻于大风,泊舟铜官,写下《铜官渚守风》一诗。铜官人为纪念杜甫,在铜官街湘江河畔建有杜甫守风亭。铜官也是革命老区,曾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工委、湘江特委的驻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人物如郭亮、李灿英、谢介眉、文淑益等。





铜官渚守风  作者:杜甫(唐代)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陶瓷是水的韵律,土的语言,火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铜官镇十里陶城,依山傍水,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房屋琉璃瓦盖,烟囱高低错落,生产机器日夜轰鸣,陶瓷产品五颜六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陶都风情。据宋《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指的是舜帝曾在湘江河畔组织制作陶器。铜官陶业工人仍尊舜帝为祖师。又《水经注》载:“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指的是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的制陶产业。铜官窑始创于唐代,兴于晚唐,衰于五代,古称“石窑”,又名“长沙窑”。该窑用龙窑的匣体装烧,首创釉下彩艺,是中国唐朝彩瓷的发源地。釉下多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长沙铜官窑突破了唐时“南青北白”(越窑青如玉,邢窑白似雪)的艺术格局,令陶瓷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也有动物造型的玩具和西亚风格的器皿,其中多绘有花草山水、飞禽走兽及人物等。模印贴花是铜官窑的又一特色,其中图案有舞乐、花鸟、狮子、宝塔等。





  长沙铜官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望城县铜官镇南约六公里左右的兰岸嘴,距今1200余年历史,为唐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世界釉下多彩发源地,还是鸡血红(铜红釉)的原创地。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从铜官镇至石诸湖,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发现唐代烧窑遗址19处,面积最小的约300多平方米,最大的过万余平方米,堆积厚度最薄为0.4米,最厚约4米。1972年9月1日和1983年10月10日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月14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长沙铜官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全国100个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10年5月“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6月5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注: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不在望城区铜官镇,而在望城区丁字镇彩陶源村,这里距离长沙市伍家岭约27公里)正式对外开放。





铜官窑 - 特色
  长沙铜官窑的陶瓷器物釉色均匀、胎体轻薄、器形饱满、质朴大气;器物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她有别于其他窑瓷的最显著特点。同时她吸收了大量的生活和文化元素,对釉下彩绘,模印贴花、堆花、刻花、点彩等多重手法加以巧妙运用,最先把诗文、广告、铭言、人物、花鸟等烧制在日常生活器皿上,并纹饰有花草、鸟兽、人物、园景等图案。


铜官窑 - 之最
1.最早发明釉下多彩/打破了当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艺术。
2.最早对外开放的陶瓷口岸/通过“海上陶瓷之路”,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已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
3.面积最大的古窑文化遗址/在“十里陶城”已发现古龙窑19座,古窑包13处,遗址面积达30万平方米。
4.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龙窑/唐代谭家坡古龙窑总长41米,宽2.8米至3.5米,坡度9度至23度。
5.最早发明铜红釉烧制技术/为后世陶瓷器皿上产生惊艳的釉里红、祭红和其他红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最早的釉下彩绘/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生动简洁,色彩绚丽,线条纹饰潇洒飘逸,开一代新风。
7.最早开创陶瓷上的模印贴花技术/将陶泥模印出花纹后,粘贴在窑品上,施以彩釉,技艺精湛,在陶瓷史上堪称一绝
8.最早的“股份制”合作/陶工们分工明确,制泥、成型、销售、合伙集中烧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9.最先涉足商业广告语/在陶瓷器物上标出了“绝上”、“美酒”、“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等广告语,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社会的商业繁荣。
10.最早创釉下彩诗文题记/陶瓷器物装饰与唐代文化紧密结合,将“五言”“七绝”书写在壶体上,充分体现了当时民间文化的繁荣。





更多精彩,欢迎继续阅读:
[组图] 长湘高速两型路 橘子洲头两型馆(38P)  [原创] 靖港:繁华旧梦依稀 街巷格局依旧(28P)
[组图] 红网记者看高速 长湘衡桂和桂武(32P)  [原创] 杨柳人家烟里住 秋来乔口赏渔都(25P)
[原摄] 楚南胜迹芙蓉楼 一片冰心在玉壶(15P)  [原创] 六桥圆梦三汊矶 一索横江北津城(18P)
[原摄] 五马岭古道找寻桂林古镇 1: 大圩(16P)  [原创] 寻找长沙醉美树隧道(1)春の街(27P)

 

评论 ( 7 )
热度 ( 35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