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鳗鱼

人 道 意义

© 鸿鳗鱼
Powered by LOFTER

[原创] 秦淮河畔觅古桥1来燕桥至文德桥(23P)

秦淮美桥揽胜 文史寻悠😄

xiliu8888:

路人a行者:





  桥,是架设于山水之间的建筑物,它屹立于大自然之中,成为点缀和美化大自然的一员。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而且桥在中国文化中饱含了很多浪漫情愫与特殊寓意。“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是一座山灵水秀的美丽城市,尤其“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上不乏著名桥梁,它们兀自感受着身边的十里秦淮、诉说着自己的千年故事,等待你来一起倾听、一同感受……丁酉年元宵佳节,路人躬逢"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的金陵灯会,真正感受了一番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的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作为十代繁华之地,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古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金陵,听说金陵乃王者之城,为了江山永续命人引淮河之水入城,故称秦淮河。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称为内秦淮河,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十里秦淮”。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艳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从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以及《红楼梦》、《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等文艺作品中,可以窥见到当时秦淮画卷。





  南京就有二十四航之说,所谓航其实就是桥,只是当时将桥称作“航”或“渡”。元代张弦《至正金陵新志》中明确记载:“二十四航,旧在都城内外,即浮桥也。按《舆地志》云:‘六朝自石头东至运渎总二十四渡,皆浮航。’往来以税行直淮对编门,大舫用杜预河桥之法,本吴时南淮大桥也,一名朱雀桥。当朱雀门下度淮水,王敦作逆,温峤烧绝之,今皆废。唐人有诗云:‘青山绿水遶迢迢,九月江南草不雕。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四航皆在秦淮上,曰丹阳、曰竹格、曰朱雀、曰骠骑。按《实录》:‘晋宁康元年诏,除丹阳、竹格等四航。’《税注》云:‘王敦作逆,从竹格渡即此航也;朱雀航本吴时大航;骠骑航在东府城外渡淮,会稽王道子所立;今城东南三里又名小航,陈沈众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东府置阵又谓东城桥,即东府城桥也;并丹阳郡城后,航总为四航,今四航皆废。镇淮桥疑即朱雀航,旧所详见桥类。又有榻航在石头城左右,温峤欲救匡衎,别驾罗洞谓:不如攻榻航,术围自解。此亦一航也。’”
  从此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六朝早期,南京有二十四渡口,皆在城西南一带,从今清凉山、五台山、冶山一线至今夫子庙东南,因条件所限,初全为浮航。每个浮航皆有名称,其中四航为大航。四大航可考:镇淮桥一带为朱雀航,斗门桥一带为竹格航,武定门一带为骠骑航,东水关一带为丹阳航。其它二十航可考的有:石头津渡(今清凉山与汉中门之间)、榻航(江办省中医院原石桥位置)、麾扇渡(镇淮桥东)、长乐渡、桃叶渡。即然运渎起点的斗门桥有一航,可推测的还有东吴运渎河最早开凿时另五桥附近也应有航。宋代《建康实录》云:“运渎旧有六桥:孝义,本名甓子桥,次南有杨烈桥,宋王僧达观斗鸡鸭处。次南出有西州桥,今县城东南角,路东出何后寺门。次南有高晔桥,建康西尉在此桥西,今延兴寺北路东度此桥。次南运渎临淮有一新桥,对禅灵渚渡,今之过淮水,桥名新桥,本名万岁桥。”它们是今天的鸽子桥、笪桥、西州桥(已废)、乾道桥(已废)、新桥。 说句实在话,二十四航的具体位置和规模可能已经无从考证,但作为秦淮历史,与那些描述二十四航的诗句,诸如:“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作虹梁”(南宋·马之纯)、“二十四航春水涨,不知何处绿杨多”(清·秦朝选)、“廿四桥头又夕阳,画桡小泊兑飞觞”(清·夏树) 、“二十四航关不住,秦淮依旧两回潮”(清·朱骏声),依旧值得后人知晓和流传。





  来燕桥因为桥畔的李香君故居媚香楼而闻名(李香君,1624—1653,号香扇坠,与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董小宛并称秦淮八艳,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后,李香君更闻名于世)。有诗这样描写来燕桥:“微云淡月惹清狂,沿岸桂华浮暗香。转过桥头人忽见,玉兰灯火照罗裳。”来燕桥西侧为古秦淮二十四航之一的骠骑航,航因东晋大臣纪瞻骠骑将军府而名。纪瞻与王导等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成为开国元勋,拜为骠骑将军。他于乌衣巷建府,馆宇崇丽,与王谢故居的来燕堂相辉映。骠骑航后被毁,后人建浮航以替之。1988年正式建成水泥混凝土桥梁,因桥南古乌衣巷有著名的“来燕堂”,故取名“来燕桥”。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据宋代《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引《丹阳记》,此地原为三国吴乌衣营所在,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王导,辅佐创立了有百年历史的东晋王朝;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作为一代名相,王、谢足以令后人追怀。而更令人惊奇的是,王、谢家族人才辈出。王羲之与另外两位大书法家王献之、王洵,书法成就登峰造极,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谢氏后裔的大诗人谢惠连、谢朓,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谢”。“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乌衣巷》,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乌衣巷有一口古井,名叫乌衣井,相传是在东吴的时候就挖掘了,供这里的驻军饮水使用,井栏处十二道绳痕展示着它所经历的千年沧桑。“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





  文德桥:原为六朝金陵二十四航之一,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成木桥,万历二十六年由钱宏业改建为石桥。桥名取儒家“文德以昭天下”之意。清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同治五年(1866年)复建木桥。1987年改修为汉白玉桥栏,青石桥面。旧时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每有赶考学子聚集苦读,对岸则是名冠江南的酒肆妓馆之地。文以载德、厚德载物的儒家正统,与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金粉之地,隔河相守,相安无事。分隔它们的,只一座文德桥。因文德桥位于子午线上,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月亮正临子午线,桥影将河中明月分为两半。此时人立桥上,俯身可见桥下两个“半边月”,称“文德分月”;立身自顾无影,即为“月当头”奇观。唐代大诗人李白酷爱明月,他来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只见皓月当空,突然,他发现月亮掉在水里,醉意朦胧中跳下桥去,留下了李白投水捞月的佳话。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当年寓居南京时,曾于此夜漫步文德桥,见此奇观,激情如喷,不禁咏诗一首:“天涯羁旅客,此夜共婵娟,底事秦淮水,不为人月圆”。每逢此日,桥上人山人海,观月者常将桥栏挤断而落入水中,故又有“文德桥栏杆靠不住”的歇后语传之于世。





  秦淮河畔自古以来就是个纸醉金迷花红柳绿的地界,且不论“六朝金粉”的盛极一时,也不扯“秦淮八艳”的风流韵事。即使仅是两岸的酒家茶肆,就已留给了我们无数的知名美食。南京夫子庙小吃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长沙火宫殿齐名,夫子庙地区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其中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被称为秦淮八绝,八种小吃因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在南京逛夫子庙,光看风景,不吃东西的人恐怕不多。如今,这夫子庙的小吃是越吃越红火,小烧卖、小茶馓、回卤干、鸭血汤、汽锅乌鸡、油炸臭干、梅花蒸糕……品种达3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晚晴楼、秦淮人家、贵宾楼、魁光阁和奇芳阁等都是老字号,晚晴楼做“鸡汁干丝、鸭血粉丝汤”等有名,秦淮人家以“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见长,魁光阁做“五香蛋、五香豆”等有名......在夫子庙吃小吃,就是吃个"小"字,人坐的画楼小巧玲珑,吃的东西小来小去,就连餐具也是小模小样。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夫子庙品尝秦淮风味小吃后,题写横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 





  吃饱喝足了,大家一定别忘了跟随路人一道继续寻找古桥,一起感受身边的十里秦淮、一起倾听桥头的千年故事......更多文源桥、平江桥、文正桥、桃叶渡和淮清桥的图文故事,敬请移步《[原创] 秦淮河畔觅古桥2文源桥至桃叶渡(23P)》!


更多精彩,欢迎继续阅读:
[原创] 高朋共聚议事园 南京五桥呼欲出 (28P)
[原摄] 山水洲城赏新景 九龙过江忆旧桥 (17P)
[原摄] 一川烟雨游嘉定 半里秋波映州桥 (28P)
[原创] 游桂林两江四湖 看桥梁千姿百态 (38P)
[原创] 湘西能滩初悬吊 矮寨澧水双彩虹 (21P)
[原创] 滆湖服务区:江南景致 英伦风情 (20P)
[原创] 茅山服务区:隐入秘境 道出天然 (19P)
[原创] 锦江东流绕锦城 星桥北挂象天星(上21P) (下21P)


来源:路人@行者



来源:路人@行者


评论
热度 ( 35 )
TOP